首页 > 新闻 > 社会 >

八省份调整“应届生”身份政策:究竟对谁最有利?

发布时间:2025-01-13 18:10:53来源:
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,历来被视为国家民生工程中的重中之重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惊人的1222万人,相比去年增加了43万人,这标志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或将连续四年突破千万大关。这一数字背后,是无数怀揣梦想与希望的年轻人,他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。

 

在这股庞大的毕业生洪流中,考公、考编的热潮愈发汹涌,成为众多毕业生的首选。由于这些岗位在招聘时往往向应届生倾斜,许多毕业生为了保住这份“应届生”的宝贵身份,不得不选择“慢就业”——即暂时不进入职场,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,以期在未来能够顺利上岸。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,不仅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,也让“应届生身份”成为了热议的话题,甚至引发了关于是否应取消应届生身份认定的广泛讨论。

 

那么,究竟何为应届生?在招聘简章中,应届毕业生通常被细分为两类:当年应届毕业生和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。当年应届,顾名思义,指的是在毕业年份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;而择业期应届,则是指那些已经取得毕业证书,但毕业时间仍在择业期(一般为2年内)内的学生。这段择业期,对于毕业生而言,是享受诸多政策优惠的“黄金时期”,尤其是在国考、省考等公务员招聘考试中,应届生往往拥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。据统计,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的3.97万个岗位中,有高达67%的岗位专门面向应届生开放,这无疑为应届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遇。

 

然而,这种政策优势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。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,不少毕业生选择推迟就业,甚至不惜延迟毕业,以期在未来的公务员考试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。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“慢就业”问题的加剧,也让一部分优秀的毕业生错失了宝贵的职场锻炼机会。因此,有观点认为,适当松绑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,或许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。通过放宽择业年限、取消对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的审核要求等措施,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劳动力市场,让他们有机会先从事一些短期工作或进行自我提升,从而在更成熟、更合适的时候进入更加稳定的职业岗位。

 

自2024年以来,上海、云南、山东、湖南、贵州、广西、福建和浙江等8个省份的人社部门已经先后发文,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。四川也紧随其后,就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向社会征求意见。这些调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一是将应届毕业生的择业年限从原来的2年放宽至2-3年;二是不再对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情况进行审核。尽管各省份在调整范围上存在差异,但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。

 

对于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地区跟进这一政策调整,专家张成刚表示,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达、就业资源丰富,其政策往往更倾向于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,因此放宽应届生认定标准并非其核心需求。同时,对于有编制的岗位而言,竞争依然会十分激烈。不过,张成刚也指出,从短期来看,放宽应届生身份限制可能会加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;但从长远来看,这将促使企业和招聘单位更加注重求职者的能力和素质,而非仅仅依赖身份标签。这对于那些通过工作经验或自我提升获得能力提升的毕业生而言,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
 

(注:应采访对象要求,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)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